昨日,深圳房博会在会展中心开幕。这个被主办方深圳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称为2.0版的房博会,与以往定位房地产终端消费的“消费展”大有不同。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地开发商设立展台不多,填补展览空间的大多是外地土地推荐和境外投资购房展台。
主办方称,2014年的深圳房博会变身为“专业展”,意在打造中国房地产的超级“朋友圈”,搭建一个面向业内人士核心资源和关键信息的沟通交易平台,打造“中国土地第一展”。
仅有三家本地
开发商设展台
这次的房博会由于是专业展,现场人流较少,很多参展商反映,来咨询的大多是寻求合作的对象。

记者在现场统计,仅有三家本地的开发商设了展台,即深圳机场地产公司、港铁物业发展公司和新世界房地产开发公司。即使是这三家公司带来的产品项目也基本没有优惠,其目的更多是品牌推广而非项目销售。新世界地产的现场人员介绍,新世界四季御园项目是今年上半年罗湖区的销售冠军,目前销售已过半,希望通过展会来提升公司的品牌及项目形象,吸引更多客户。
60余个城市
政府土地部门参展
与本地展商较少相比,内地政府国土部门及境外房产投资机构唱起了深圳房博会的主角,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深圳房博会“国际化”的表现。
记者了解到,本届房博会包括城市土地展、地产品牌展、建筑规划设计展、国际高端不动产投资展、集成装修装饰展,其中主要由外地展商组成的城市土地展与国际高端不动产投资展是主要组成部分,来自上海、重庆、天津、合肥、兰州等60余个城市的政府土地部门前来参展。主办方介绍,近200个城市的领导及规划、国土部门领导前来参观。初步估计8月19~21日参与房博会交流的将有近2万专业人员。
按照主办方的规划,房博会将打造成为“中国土地第一展”,将投资商与土地储备单位同台聚合,其意义在于加速全国土地市场信息的透明化,有效减少土地与资本对接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另一个唱主角的是海外投资置业的代理机构,据记者统计,来自泰国、英国、美国、新加坡、葡萄牙、马来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200多个项目前来推介。各家不仅自设展台,还开设论坛希望吸引深圳市民前往置业。
打造业内“朋友圈”
老百姓购买房产的终端消费意义失去,房博会2.0版已确定向房地产专业展进行转型。主办方表示,房博会2.0,就是要建立房地产专业人士之间的“连接”,打造中国房地产的超级“朋友圈”。对这个“朋友圈”,主办方解释说,就是希望借助土地资源的带动,串起全产业链,最终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个完善、高价值的资源和信息交互平台。
除了产业链上包括土地、开发商、投资客、家装等要素外,房博会比较注重搭建深度交流的论坛。据介绍,本届房博会打造了“名家论坛”这样一块金字招牌,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地产战略、投资、金融、设计、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大佬与实战精英,连续3天为地产专业人士分享实战经验。主办方强调,“我们希望通过名家讲坛这种方式,呼吁在房地产行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关注地产人的转型,关心地产人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