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浙江省内外浙商群体在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中的作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举办的“全国浙商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152’计划”对接会于2009年3月13日下午在杭州之江饭店隆重举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厅、局领导、全省各市协作办领导、全国各地浙江商会代表等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对各浙江商会的义举表示感谢,并对以“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的富而思源的浙商精神,积极参加增帮扶、献爱心的活动作了高度评价。并提出走持久的帮扶之路,在帮扶的同时,寻求更好的投资项目,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进一步发展。
会议当天共筹措到包括我协会在内的各地浙江商会和有关单位的首期捐助资金共330万元。会议签订了19个帮扶项目,协议总金额达2253万元。包括11个农业产业类项目,涉及帮扶资金2004万元;4个低收入群众培训类项目,涉及帮扶资金31万元;4个新农村建设类项目,涉及帮扶资金218万元。帮扶项目主要分布在衢州衢江区、开化县、龙泉市、松阳县、丽水市莲都区等地,由各地商会分别对口帮扶。根据安排,我协会及广东、湖南、河南、湖北、海南、重庆等地浙江商会对口帮扶衢州衢江区。
会后省协作办还召开了各商会秘书长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浙江商会的20多位代表。大家畅所欲言,在热烈的气氛中,共同交流经验,针对目前商会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对如何帮助大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更好的发展,认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为商会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会员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全国浙商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152” 计划:
计划组织100家浙商企业,用5年时间通过产业开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社会关爱等有效形式,帮助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开化县、丽水龙泉市、松阳市等地的20多万低收入群众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其实现其增收致富、奔小康。
主要通过四项任务开展帮扶, 大致计划如下:
一、通过产业开发创增收。重点以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大力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家庭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促进低收入农户实现创业增收。
二、转移就业促增收。以实现就业为导向,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使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
三、来料加工帮增收。通过加工技能和经济业务培训,推动低收入农户进入来料加工业务链条,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来料加工增收。
四、社会关爱助增收。推动浙商与低收入群众建立结对联系,帮助低收入农户解决子女就学、病人就医等困难,降低低收入农户因学因病因灾致贫和返贫的几率。